[智库报告]
大转折:从民生、经济到社会,老龄社会研究报告一
研究报告
870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19-03-07
|
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21世纪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今天,中国正在从有史以来的年轻社会转向前所未有的社会形态—老龄社会推动老龄化的动力,主要来自长寿、少子、迁移三个方面。其中,长寿是老龄化的发动机,推动着人口年龄金字塔顶部的不断扩大;少子是老龄化的加速器,推动着人口年龄金字塔底部持续缩小;迁移是老龄化的变压器,加剧或缓解着当地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从全球老龄化进程看,2050年,全球老龄人口将达到21亿,占全球人口的21.4%进入老龄社会的国家或地区达158个,占国家总数约75%。
从中国老龄化进程看,随着国家、社会对老龄化的重视和行动,中国正从未备先老、未富先老转向边备边老、边富边老。
所谓老龄社会,指的是人类社会在老龄化的持续推动和影响下,社会结构、关系、特征发生整体性、持久性和不可逆变化,从有史以来的年轻社会发展形成的一种新型社会形态。老龄社会起于老龄化带来的人口结构转变,带来的是社会所有领域、所有层面的全方位变革,包括更加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等各方面内容,包含但不限于社老龄化、老龄人口保障等视角。
中国的老龄化是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老龄化;中国老龄社会与经济崛起和文化复兴几乎同时到来;中国特定的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老龄社会有其特定的发展路径和模式。
老龄社会关乎民生,但更重要的是事关经济。老龄社会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老龄化机遇和挑战的关键节点。需要重新从供给、需求、竞争、创新等维度出发,对传统的经济理论、经济模式、生产方式、增长动力、产业结枃、收λ分配和市场供霈等做岀重大调整和改变,以推动老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引子:老龄化冲击
老龄化三动力
(一)长寿:老龄化“发动机”
(二)少子:老龄化“加速器”
(三)迁移:老龄化“变压器
、老龄化进程:从全球到中国
(一)全球老龄化大势所趋
1.发达国家领跑世界老龄化
2.发展中国家老龄化速度后来居上
3.全球老龄化展望
(二)中国老龄化发展四阶段
1.快速老龄化阶段(1999-2022年)
2.急速老龄化阶段(2023-2036年)
3.深度老龄化阶段(2036-2053年)
4.重度老龄化平台阶段(2054-2100年)
(三)中国老龄化未来“四超”格局
1.超大规模的老龄人口
2.超快速度的老龄化进程
3.超高水平的老龄化程度
4.超稳定的老龄化结构
(四)中国:边备边老、边富边老
三、中国老龄社会表征
(一)人口特征
个体变化显著
2.总量先升后降
3.老少结构倒置
4.分布不均衡现象突出
(二)社会关系
1.家庭变迁加剧
2.代际矛盾增加
3.参与社会生产方式多样
(三)社会规则
1.老龄群体的社会地位提升
2.老龄群体的社会作用增强
3.社会管理体系重心转移
(四)文化心理
1.传统“孝”文化受冲击,内容和形式发生变化
2.文化形式更加多样
3.心理准备严重不足
四、中国老龄社会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人口老龄化与经济中速增长交织的“新常态”
(二)老龄社会对经济影响深远
(三)老龄社会要求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四)适老化:老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
(五)老龄相关行业消费需求加大
(六)创新融合:老龄社会视角下的经济新动能
1.“互联网+”为老年群体赋能提高社会参与率
2.智慧城市战略背景下的适老化改造
3.通过创新创造满足助老养老需求
五、老龄社会下中国公共政策建议
(一)公共政策五原则
1.参与
2.包容
3.融合
4.精准
5.可持续
(二)公共政策四方向
1.人口政策:突出差异性
2.保障政策:突出公平性
3.产业政策:突出全面性
4.技术进步:突出创新性
附录
老龄社会十大议题
老龄社会香山共识(2018)
致谢
参考文献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