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收藏

[智库报告] 银发经济,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1277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18-12-24

 中国人口呈现了一定的老龄化和低生育率情况。首先,2017 年我国总人口达到13.90亿,人口增速仅为0.53%,同时中国劳动力拐点出现,2015 年达到劳动力峰值7.781 亿后,劳动力数量已经出现下降。其次,随着经济发展和医疗条件改善,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升,2015 年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6.3 岁,老年人占比已经达到了11.4%,老年抚养比15.9%,同时低生育率趋势明显,统计局口径每名育龄妇女生育数量仅为1.05人。然后,出现生育意愿下降和育龄人口减少情况, 2016 年一孩生育率仅为1.6%,相比较2004 年下降了1 个百分点,20-24 岁和25-29 岁年龄组女性未婚率分别提升15 和17个百分点,由于第三波婴儿潮人口越过了主要生育年龄,未来育龄人口将会进一步下降。最后,覆盖面较广的养老体系冲击了传统的生育观念,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了4.02 亿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9.15 亿人,现收现付制度依赖在职人数维持,老龄化会对现有养老体系造成冲击。
 未来人口增长主要是老年人,本文预测2035 年我国会增加2.49 亿55 岁以上人口。首先,在人口峰值方面,本文预测人口峰值可能在2032 年左右达到,峰值数值可能在14.62亿左右。第二,老龄化程度可能会翻倍,我国现在65 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58 亿人,老龄化程度10.6%,预期2035 年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可能为3.49 亿,老龄化程度可能会达到23.6%。第三,人口结构重心上移,我国人口的第二波和第三波婴儿潮是人口最多的年龄组,该组在2015 年位于25-29 岁和45-49 岁,当2035 年时将会位于45-49 岁和65-69 岁,同时由于生育率较低,人口结构整体呈现“头重脚轻”的情况。第四,从人口数量的净变动来看,和2015 年对比,其他人口增长的年龄组主要集中在55 岁以上,减少人口数量最多的组为25-29 岁年龄组,减少5000 万以上,预计2035 年55 岁以上人口相比2015年会增加2.49 亿人,这部分新增人口,会对我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 老龄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全方面的。第一,劳动力供给可能会减少,通胀率可能会降低,老年人对低通胀的偏好可能会影响货币政策。第二,储蓄率可能会下降,消费率可能会上升,可能会影响资本形成。第三,TFP 增速可能会下降,潜在经济增速可能会下降,未来经济可能长期维持L 走势。第四,利率可能会下降,战略性看多债市,老年人的风险偏好会造成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需求增加。第五,政府支出可能增加,减税空间可能不大,老龄化带来社保和医疗支出增加,从收支平衡的角度,未来减税空间不大。第六,人力资本需求可能更高,就业可能结构性分化,科技能够部分替代低技能劳动力,同时对高技能劳动力需求增加。第七,老年人的定义可能会变化,退休年龄可能延迟。

目 录
前言
1、 中国人口结构现状
1.1、 人口增长放缓和劳动力拐点出现
1.2、 呈现老龄化和低生育率趋势
1.3、 生育意愿降低和育龄人口的减少
1.4、 覆盖面相对广的养老保险
2、 未来中国人口结构预测
2.1、 关键指标的国际经验和预测设定
2.2、 中国人口预测结果
3、 老龄化对经济可能造成的影响
3.1、 劳动力供给可能会减少,通胀率可能会降低
3.2、 储蓄率可能会下降,消费率可能会上升
3.3、 TFP 增速可能会下降,潜在经济增速可能会下降
3.4、 利率可能会下降,债券产品可能更受欢迎
3.5、 政府支出可能增加,减税空间可能不大
3.6、 人力资本需要可能更高,就业可能结构性分化
3.7、 老年人的定义可能变化,退休年龄有可能延迟

微信截图_20181224161629.png








关注下面的标签,发现更多相似文章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