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信诚项目介绍册--针对客户(法律及公司介绍)
险企相关
3628 人阅读
|
3 人回复
|
2013-12-24
|
本帖最后由 上海个险木木 于 2013-12-24 11:43 编辑
作为大客户开发的资料准备,主要汇总了保险本身受到法律保护的优势,并且附上了顾问律师的介绍,加强了大客户的信任度和对公司专业度的包装。
可以作为我们未来大客户开发的一些参考。其实小公司也有小公司的好处,专业度相对比我们更高些,在高净值客户的个性化服务上,我们可以吸取些经验,本人由于目前正负责大客户开发,陆续有些好资料也会和大家共享的~~~~
|
|
|
|
|
|
|
北京信诚小孙
发表于 2014-1-14 15: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上海个险木木
发表于 2014-1-16 10: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市场上数的到的公司都不小,只是资产规模和国寿盘子相比比较小。
客户数量少,涵盖渠道包括了大中小银行,加上资产规模比较容易运作,这就成就了他们资产运作的优势,所以可以实现更专业的产品销售,更高的产品收益!
目前市场上天安、诚信、信泰、国华、瑞泰等等都是这样的公司~~~ |
|
|
|
|
|
|
北京信诚小孙
发表于 2014-1-16 17: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你也可以想一下所谓的“小”公司除了客户数量少,涵盖面广,资产规模容易运作的有点外,是不是还有其他一些相对于国寿这类大公司的优势。
我在国寿工作5年,先后任职理财经理、客户经理、渠道经理,创造过期交500万(新鸿泰)的单子,担任兼职讲师,除负责本渠道网点培训工作外,还到处给其他渠道讲课,偶尔会负责早夕会的运作,公司从外勤员工里面挑选讲师,报名后连面试都没有,直接内定,我才出来去别的公司任讲师。
看看市公司,办事的不多,拍马屁的不少,一位客户经理想见到北分银保总中间隔20多人……
看看总公司,据不可靠小道消息,最低工资1.5W,更是关系横行,道听途说,总公司招聘一位投资部负责敲小键盘的交易员,需要研究生学历,还得有关系,还得有别的……
再看看产品,5年趸交,3交6取,个人养老,这么多年没有丝毫的技术含量,没有任何变革。
03年——07年,由于银行大帐低,经济形势好,所以勉强高过5年定存,08年—13年这一期完败,最后跟我们说什么“要客户遵守契约?”。试问,当年、包括你现在培训,你没说过“分红保险可以抵御通货膨胀”这话?没把这个当卖点??别跟我说08年——13年的通货膨胀率低于5年定期存款利率。
那会12年底,有个讲师来支公司分享,我问,你确定咱们的分红保险能抵御通货膨胀吗?居然还说:“没问题。”,哪来的自信???
再看公司每年几次的所谓的“政治任务”,唉……
分公司领导轮换,上来就是要规模,再大会上说:“谁不做就是谁不给我面子!不给我面子我就不给他面子!”大家一季度开门红给了领导面子,但是领导承诺的奖励却没有了,第二年开门红启动,上台宣布新方案时,居然说:“这次你们把我说的都录下来……”
我们这好多客户经理居然是“代理合同”……混的好的,给你个派遣合同,而那些“劳动合同”的,逢年过节的拿购物卡,大家贡献水平都差不多,这是为什么?
某位在市公司的朋友跟我说,中午吃饭,一个人猛拍当时银保总马屁,大家都以为他喝多了……弄得领导脸直红……
再说收单内勤,都是靠关系进来的,去交单,得看他们脸色,就不明白没有外勤的付出,就没他们的工资这个道理么?
别说改革需要时间,我等了5年,最后还是不情愿的走了,毕竟国寿教会了我好多。
相信大家在以上几点内容里,有部分会跟我感受一样吧,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去一个“小”公司的原因。现在我作为一名内勤,一名讲师,我的目标很明确:让外勤伙伴少跑一趟,让外勤伙伴少打一个电话,让客户更加满意。
说了这么多,只不过是想说,大家一起努力,改变保险行业、某个公司的状况吧,大家加油。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