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收藏

[可视化] 不同性质单位客户的养老焦虑程度及保障程度

保险数据 保险数据 441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4-01-25

在中产阶层中,外资企业的人群对未来的焦虑程度最高,而国企、事业单位的人群的保障程度最高。(图表31、图表32)

01、图表31 不同单位性质受访者对于养老的担忧程度.png


02、图表32 不同单位性质受访者的养老保障程度.png



在社会普遍认知中,外资企业员工的薪资水平高于行业平均,组织也会给员工提供更灵活的福利待遇,然而,参与本次调研的外资企业员工面对养老问题却显得更为焦虑。
根据调研数据,外资企业员工的高担忧意识群体中,有95%受访者的学历是本科或硕士,税后薪资水平集中在6万-36万之间,所在省份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苏州等地。结合数据来看,高学历人群对养老资金风险性的敏感意识更高,身处一二线重点城市的人群也会因地区生活成本压力较高而更为渴求充足的养老储备,这些因素都会进一步引发外资企业员工的焦虑心理。
相比于外资企业,自由职业的人群养老担忧程度最低。但从调研分析上来看,实质上他们可能因为目前面临其他更紧迫或重要的问题,例如找到工作、解决生活开销等,因此在当前阶段可能还未将养老问题置于首要考虑的位置。
相比于外资企业员工和自由职业者,国企、事业单位的员工们有相对更完善的养老政策和福利待遇,这部分员工认为退休后能够有较稳定的经济保障,因此在调研中体现出来的焦虑感较低。另一方面,国企、事业单位通常具有较高的组织稳定性,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也更为明确,员工能够根据现有条件更好地规划和执行养老储备。(《2023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

关注下面的标签,发现更多相似文章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