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收藏

[可视化] 家庭养老和居家社区养老是目前人们主流、首选的养老方式。

保险数据 保险数据 404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3-12-17

围绕家庭的养老方式仍是当今的主流养老模式,选择居家养老的受访者合计占比为55.5%。与此同时,分别有10.8%、10.0%、9.2%的受访者选择了社会机构养老、乡村养老以及商业机构养老,合计达30.0%。

01、图表6受访者对养老方式的选择(%).png



对于中国大众来说,“团圆”、“养儿防老”、“百善孝为先”等传统文化观念是主流的意识形态,“家庭”一词对大多数人而言意义非凡,晚年能与子女亲眷团聚仍是许多人潜意识里的首选。因此,以亲情为重的家庭观使得大部分人将养老托付于自己的子孙后代,他们更希望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养老,这样的方式更有安全感,也减少了独居带来的孤独感。
此外,许多人也会担忧未来退休金不足,难以承担养老院的开支。相比于向商业养老机构支付高额养老费用,家庭养老方式中,由家庭成员利用自身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看护服务,可以节约一定的家庭成本,减轻了老年人和子女的经济负担。

02、空巢老人”的比例逐渐提高。.png



另一方面,伴随着人口结构转变和社会转型,中国家庭户规模逐步缩小,家庭结构趋向单一化。中国平均家庭户规模由1982年时的每户4.41人,分别下降至2000年和2010年时的每户3.44人、每户3.10人,2020年时,则进一步下降至每户2.62人。同时,家庭户的类别也发生了显著改变,一代户占总家庭户的比例已接近一半,而单人户的比例也由2010年的14.5%上升至2020年的25.4%;二代、三代户的比例则分别由2010年的47.8%和17.3%下降至2020年的36.7%和13.3%,“空巢老人”的比例逐渐提高。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和家庭结构的扁平化,使得传统家庭功能(抚幼和养老)弱化,家庭的抗风险能力也相对减弱,居家社区养老模式的引入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照护的压力。在这一趋势下,国家不断推动养老服务发展的重心向居家社区倾斜。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开展协议合作,进一步整合优化基层医疗卫生和养老资源,提供医疗救治、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等服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以及人口结构、社会转型等因素的影响下,居家社区养老模式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2023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

关注下面的标签,发现更多相似文章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