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报告]
我国养老金体系将如何应对老龄化(21页)
研究报告
386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3-11-20
|
世界各国目前的养老金体系普遍采取“三大支柱”的模式,养老金的主要来源分别为国家财政、企业、个人,我国养老金体系对于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的依赖程度是最强的。由于每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国民年龄结构、金融体系、养老金体系发展程度有所不同,导致各国间“三大支柱”的结构和特点的差异性也比较大.
根据中国社科院在《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的预测,按照现在养老金的收入和消耗速度,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累积结余会在2035 年耗尽。对于基本养老保险体系来说,我国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如前所述的“缴纳养老金的人变少了,领取养老金的人变多了”,另外一方面是在退休人口>新增就业人口的前提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侧面反映出劳动生产效率)尚不能补足缺失的那一部分劳动力,也就是所谓的“未富先老”。
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老龄化进程要早于中国,养老金体系发展时间较长,应对老龄化带来收支缺口的问题有一定的经验,所以本文将以美国、日本的养老金体系发展道路和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经验为参考,探讨我国养老金体系的未来发展方向。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
|
|
|
|
|